近两年来,“互联网+”热潮如旋风般席卷家装业。O2O一直在催促着传统家装业转型拥抱互联网,同时进行产业升级。然而,与标准化产品链接互联网不同,家装恰恰是一个典型的非标准化产品。这一点,即便是先天就融合着互联网基因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似乎也不得不严阵以待。
当下不少互联网家装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冗长的产业链、复杂的专业度、耗时很漫长都加大了传统家装业和互联网基因相融合的难度。什么是互联网家装?互联网+平台?还是互联网+传统企业?家装行业去年的交易额达1.4万亿,而全国就注册过的装修公司有50多万家,最大的家装公司年销售额仅20亿,平均一家装修公司年销售额300万。这么庞大的市场里,却没有巨头,谁之错?
第一,提升行业流程效率
“互联网+”的风口下,家装公司和用户的关系被改变了。互联网让原本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家装业步入了一个透明化的时代。同时,随着用户的迭代,装修诉求也转变为从设计、建材、施工到竣工的“一站式”服务。而原先冗长的中间环节正在逐渐被打破,产品线愈发短平快,一系列的变化势必将倒逼行业提升服务和效率。
有的企业在设计师效率提升方面发力,通过设计的产品化、标准化,提高设计师的能力,同时整合社会化资源,让设计师回归设计的本质,切入了时下大热的VR/AR等技术。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直接在终端显示给用户,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用户场景体验。同时,也提升了设计师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家装公司搭建样板间的费用。如三维家、酷家乐,以设计切入家装市场,提供3 D 云设计服务。而齐家网更是直接投资一家做VR的企业,自主研发VR软件,几十分钟就可以生成效果图和施工图。
第二,系统化管理铸就施工标准化
一直以来,施工质量管理一直有着家装业“哥德巴赫猜想”之说。如何在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工地进行高效管理是业界的难题,即便是在互联网风口之下,也依然至今难解。
福建有一家做了十年的装修公司博若森,将整个装修施工过程拆分成70多个节点和400多道工序,可是公司在扩张的时候,发现这些施工管理过程很重,难复制。2015年联姻齐家网,齐家网的技术团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打造出首款业内专业的施工ERP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施工工序被拆分成480道工序。用户通过App系统,随时监控自家施工进度,免去了跑工地之苦。可以看出,互联网家装企业不可能在施工能力上去颠覆传统企业,应该利用技术手段,让体验更好。据闻博若森一个月的交易额已过千万,年交易额过亿了,跻身福建当地装修公司前列,且施工投诉低于同行5-6倍。
第三,技术输出实现品牌落地
尽管目前各种互联网家装业方兴未艾,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细究其本质,尚未完全脱离传统家装模式的简单复制,虽然各类技术、系统层出不穷,但是离真正落地还有一段距离。而传统家装由于缺乏互联网基因,也正面临着获客渠道、设计师转签单能力以及工地交互等方面的重构。线上下不来,线下上不去,正是眼下家装业真实的写照。如何从线上到线下,让产品和服务真正落地?齐家试图通过互联网基因和传统家装基因的融合来解决这个问题。
再一次以最早做家居方面的电商的齐家网为例。起初为信息撮合模式,即把各类信息发布在一个平台上,让想装修的人一站找齐,从攻略到装修公司,再到建材推荐等。经过多年的行业历练,齐家几乎在装修每个环节都摸爬滚打一遍。从建材团购平台到如今的一站式互联网家装平台。不难看出,技术的输出和模式的复制是关键。
2015年开始,齐家正式对外开启城市合伙人计划,将眼光从北上广深转移到了中小城市。2016年,齐家重推城市合伙人模式,通过输出品牌、系统、技术、流量、运营和主材等方面的资源,将齐家的互联网基因与传统家装企业的基因相融合,最终实现品牌的扩张和产品及服务的落地。
合伙人将依托齐家的PC和移动平台,借助齐家强大流量优势和网络推广渠道,借助齐家品牌积淀和用户口碑优势获取用户,真正构建家装公司市场运营的能力。这一设想初步在博若森得到实现,通过基因互融,博若森的体量已跨越了月度千万级的门槛,同时成为了省内本土企业覆盖城市最广的家装公司。
眼下,互联网企业已逐渐形成寡头垄断之势力,最显著的就是BAT。一轮轮行业洗牌之后,互联网家装业势必也将走上这样一条路,齐家网已经开启了齐家系的布局,从海鸥、锐扬、博若森、齐家居美、柚子装修。